• 论坛首页
  • 我的丁香客
  • 找人
    查找好友
  • 更多
    丁香园
    丁香通
    丁香人才
    丁香会议
    丁香搜索
    丁香医生
    丁香无线
    丁香导航
    丁当铺
    文献求助
    医药数据库
    丁香诊所
    来问医生
登录 注册

制剂技术

关注今日:0 | 主题:446739
论坛首页  >  制剂技术讨论版   >  制剂杂谈|考研深造与职业发展
  • 发帖
    每发1个新帖
    可以获得0.5个丁当奖励
  • 回帖

分享到:

  • 微信

    微信扫一扫

  • 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共享】探讨何为顶级的制剂研究员 [精华]

  • 只看楼主
  • 页码直达:
  • 直达末页
love_elia
love_elia
丁香园准中级站友

  • 89
    积分
  • 411
    得票
  • 8
    丁当
  • 143楼

邱怡虹:如何成为一名制剂大师

写意君 同写意 2018-09-28


今年10月,由邱怡虹、童伟勤博士历时数月共同精心策划的同写意第82期活动——“创新药物制剂研发高峰论坛”将在上海浦东开幕。邱怡虹博士亲定每一位报告人,他们来自美国艾伯维、新基生物、奥思达药业、英国阿斯利康,南通联亚、丽珠以及强生等公司,无一不是一线一流的实力派、制剂研发的大家人物。

2016年10月,同写意第49期活动,邱博士带来的是缓控释制剂技术课程;去年10月,同写意第66期活动,他和艾伯维的老同事陈义生、高忆博士等专家讲解了如何确保口服制剂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让我们重温邱怡虹博士关于制剂工艺开发的思想。

/01/

做制剂前为什么要学那么多课程



我只能从我自己的经验来说一下。我本科毕业以后从读研究生到留校一直就跟着导师做一些缓控释制剂。那时经常去厂家处理一些放大转移的问题,也做不出什么名堂来。


国内这个模式甚至延续到今天,因为国内制药企业科研能力比较弱。但在美国,90%以上大学老师是不会做片剂和胶囊的。


物理药剂学之父Takeru Higuchi是一位化学家,他对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样样精通。50年代,他从化学系进入药学领域。进入药学院发现药学做的都是以化学为基础,于是他就把药学的东西理论化。


无论是溶出、稳定性,还是压片,都运用了化学的原理。很多制剂过程可以用物理化学和有机化学的原理来解释,比如降解反应实验,溶出扩散过程,药物与辅料的相互作用,晶型转变,溶解原理。


就这样他将药剂学理论化了,这就是物理药剂学的起源。从扩散原理到渗透泵的发明,最早也是他做的,当时也培养了很多知名学生。


后来我去美国读博士,发现美国药剂学博士和欧洲和日本是不一样的,那些Top program的博士课程是非常重的,除了做一些RA和TA外,剩下的就是上课。


除了本系的课,很多课要到工程系、化学系、统计系去读,然后系里面才开设自己的药学课程。这样读下来需要2-3年的时间。


美国的理念是博士做论文,培养的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怎么包衣、怎么压片的动手能力。因为他们知道工业界的人要比科研人员做得好。


我们在招聘面试的时候,从来不是看这博士工作了能够包衣、制粒、压片。而是看他有没有应用理论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年来我带了很多夏天来公司做研究的研究生,因为不同学校对课程有不同的要求,我都要求他们要认真修课程。


做论文的时候,不在于做的面有多广。当时我在国内做硕士论文的时候,从制剂到溶出到分析测试到人体实验,做的面非常广,但是没有深度。


国外的博士论文都不要求做很多,就做一项,做到有深度。为什么有的系统稳定性非常好,为什么有的系统溶出度比较好?从机理上去研究某一个难以理解的现象,研究就可以做的很深。


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尽管他可能没有压过片,没有包过衣,但他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刚去美国读书的时候,我曾经非常困惑的是:在做制剂之前为什么要学那么多的化学课程、平衡原理、pKa等?当时不理解学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做论文的时候,特别是工作以后体会非常的深,那些理工科学的东西非常有用。


从长远来看,理论基础学扎实还是很有必要的,包括化学基础、基本材料工程原理、生物药剂。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制剂的流动性、稳定性、可压性和溶出性,本质上都是与各种成分的化学结构和相应材料理化性质相关的。



/02/

基础理论在制剂研发生产中的应用



压片不都是很简单,这和药物原理、处方组成有很大关系,每个药的特性和处方情况是不一样的。如果一个药载药低,API是10mg、20mg,辅料200mg、300mg,这种情况可压性和流动性通常取决于处方组成,可以通过选择处方成分来解决可压性和流动性问题,很多常用辅料的属性基本上都已经研究得比较清楚。


乳糖、HPMC、微晶纤维素,在制粒压片的时候对压力的反应(stress-strain)是不一样的,这是材料科学常见的高分子辅料的塑性变形,所以含水量高低对可压性也有影响。


药物的含药量很少,基本赋形剂就决定了双层片的可压性和粘合性。当载量增加到70-80%,马上就要想到原料药的可压性和变形性,再看看这个药的高分子辅料可压性和变形性。


如果一层材料是Britle Fracture,另一层为塑性变形,那两个压在一起,一开始没有问题。放置一天后再去包衣,在包衣锅里一滚,由于不匹配就出现分层。这种情况要看理化属性,对辅料变形的属性有所了解,在设计的时候就应该想到有什么办法来克服这个问题。



/03/

做制剂要养成认真查文献的习惯



拿到一个制剂的时候要看化学结构,查找理化性质文献。各种各样的理化性质、吸收性质、溶解性质等等。查完以后再思考要做哪种剂型,加哪种辅料。


仿制药制剂多数人主要靠经验,但很大一部分问题还是要从理论的角度来分析解决。


2019-02-18 17:33
  • 投票
  • 收藏 1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院外心脏骤停15次,台上再停3次,好在活了过来
只做少数人
只做少数人
常驻站友

  • 2
    积分
  • 38
    得票
  • 66
    丁当
  • 144楼
做制剂处方的人,一定要懂一些基本的分析,不能老指望做分析的给报个数据,自己要能看懂基本的图谱和一些定量方式。做分析的人,当然也要懂一定的制剂工艺,能够简单分析一些数据背后的工艺原因。很多做制剂处方的人看不起做分析的人,连基本的定量分析方式都不懂,脾气却大的很。
2020-06-08 12:08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 投票 1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卡塔格内综合征?

关闭提示

需要2个丁当

丁香园旗下网站

  • 丁香园
  • 用药助手
  • 丁香通
  • 文献求助
  • 丁香人才
  • 丁香医生
  • 丁香导航
  • 丁香会议
  • 手机丁香园
  • 医药数据库

关于丁香园

  • 关于我们
  • 丁香园标志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加盟丁香园
  • 版权声明
  • 资格证书

官方链接

  • 丁香志
  • 丁香园新浪微博
引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