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首页
  • 我的丁香客
  • 找人
    查找好友
  • 更多
    丁香园
    丁香通
    丁香人才
    丁香会议
    丁香搜索
    丁香医生
    丁香无线
    丁香导航
    丁当铺
    文献求助
    医药数据库
    丁香诊所
    来问医生
登录 注册

制剂技术

关注今日:0 | 主题:446705
论坛首页  >  制剂技术讨论版   >  质量|溶出&BE|一致性评价
  • 发帖
    每发1个新帖
    可以获得0.5个丁当奖励
  • 回帖

分享到:

  • 微信

    微信扫一扫

  • 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原创】如果唯体外溶出曲线是从,是在毁灭仿制药工业的创新性

  • 只看楼主
  • 页码直达:
  • 直达末页
傻傻药剂师
傻傻药剂师
常驻站友

  • 3
    积分
  • 35
    得票
  • 1288
    丁当
  • 71楼
shanel

开放预BE势在必行,仔细研究FDA的QbD案例,无一不是在对上了4条曲线后进行了预处方和预BE,根据预BE结果对处方工艺进行优化,然后开发具有体外区分力和体内预测力的溶出方法,并用于批间质量的控制。这种模式和思路是合理的,然而目前我国没有放开预BE,前期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对4条曲线和寻找区分力方法的确有点舍本逐末了。早先谢沐风老师提出区分力介质这一说法,然而最近的一个案例却表明:即使体外区分力介质中曲线对上了,可能体内仍然不等效,因此又有了体内预测力的说法。见下图ppt

因此,个人认为,对于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如果BE通过了,有必要对各种条件下的溶出曲线对比研究,选择一个最具有区分力的条件作为本公司产品批间质量控制的手段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对于仿制药研发,这种方法未必有效,因为你无法证明BE等效,反而会在这方面浪费大量的精力。所以说,仿制药开发阶段则倾向于寻找具有体内预测力的溶出方法更为合理。但由于目前尚未放开预BE,所以这个研究思路目前尚无法全面执行,但我们可以打擦边球,那就是先对上4条曲线,然后BE备案,部分入组(6~12例)后开展BE,当作预BE,如果等效,则继续入组剩余患者完成BE,不等效则终止BE,然后对处方工艺进行调整,这时可以根据这部分人的数据建立体内外相关性,进而开发具有体内预测力的溶出方法。不知这种模式是否被认可?



个人感觉实行了BE备案,完全可以采用预BE的方案,但关键是为了减少预BE失败的风险,企业也会先去拟合4条溶出曲线~总感觉都在讨论BE才是最终目的,不能唯4条溶出拟合是论,大家都知道这个道理~但为了减少BE的风险,增加信心,首先去拟合休外溶出也不是没有道理啊~看完这些讨论,只说道理,好像不提可行建议,不能强行体外4条溶出拟合,但大家都知道啊,感觉也没人去强行一定要体外溶出拟合,体内才等效啊~预BE可能是比较合适,还请高人指点~为了进一步减少预BE的风险,可不可以将狗的药动实验介入呢?


2016-06-21 17:52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 投票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你见过吗:一侧胸水像牛奶,一侧胸水像橙子汁
傻傻药剂师
傻傻药剂师
常驻站友

  • 3
    积分
  • 35
    得票
  • 1288
    丁当
  • 72楼
shanel

开放预BE势在必行,仔细研究FDA的QbD案例,无一不是在对上了4条曲线后进行了预处方和预BE,根据预BE结果对处方工艺进行优化,然后开发具有体外区分力和体内预测力的溶出方法,并用于批间质量的控制。这种模式和思路是合理的,然而目前我国没有放开预BE,前期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对4条曲线和寻找区分力方法的确有点舍本逐末了。早先谢沐风老师提出区分力介质这一说法,然而最近的一个案例却表明:即使体外区分力介质中曲线对上了,可能体内仍然不等效,因此又有了体内预测力的说法。见下图ppt

因此,个人认为,对于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如果BE通过了,有必要对各种条件下的溶出曲线对比研究,选择一个最具有区分力的条件作为本公司产品批间质量控制的手段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对于仿制药研发,这种方法未必有效,因为你无法证明BE等效,反而会在这方面浪费大量的精力。所以说,仿制药开发阶段则倾向于寻找具有体内预测力的溶出方法更为合理。但由于目前尚未放开预BE,所以这个研究思路目前尚无法全面执行,但我们可以打擦边球,那就是先对上4条曲线,然后BE备案,部分入组(6~12例)后开展BE,当作预BE,如果等效,则继续入组剩余患者完成BE,不等效则终止BE,然后对处方工艺进行调整,这时可以根据这部分人的数据建立体内外相关性,进而开发具有体内预测力的溶出方法。不知这种模式是否被认可?



个人感觉实行了BE备案,完全可以采用预BE的方案,但关键是为了减少预BE失败的风险,企业也会先去拟合4条溶出曲线~总感觉都在讨论BE才是最终目的,不能唯4条溶出拟合是论,大家都知道这个道理~但为了减少BE的风险,增加信心,首先去拟合休外溶出也不是没有道理啊~看完这些讨论,只说道理,好像不提可行建议,不能强行体外4条溶出拟合,但大家都知道啊,感觉也没人去强行一定要体外溶出拟合,体内才等效啊~预BE可能是比较合适,还请高人指点~为了进一步减少预BE的风险,可不可以将狗的药动实验介入呢?


2016-06-21 17:53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 投票 1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男科】海绵体断裂
傻傻药剂师
傻傻药剂师
常驻站友

  • 3
    积分
  • 35
    得票
  • 1288
    丁当
  • 73楼
shanel

开放预BE势在必行,仔细研究FDA的QbD案例,无一不是在对上了4条曲线后进行了预处方和预BE,根据预BE结果对处方工艺进行优化,然后开发具有体外区分力和体内预测力的溶出方法,并用于批间质量的控制。这种模式和思路是合理的,然而目前我国没有放开预BE,前期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对4条曲线和寻找区分力方法的确有点舍本逐末了。早先谢沐风老师提出区分力介质这一说法,然而最近的一个案例却表明:即使体外区分力介质中曲线对上了,可能体内仍然不等效,因此又有了体内预测力的说法。见下图ppt

因此,个人认为,对于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如果BE通过了,有必要对各种条件下的溶出曲线对比研究,选择一个最具有区分力的条件作为本公司产品批间质量控制的手段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对于仿制药研发,这种方法未必有效,因为你无法证明BE等效,反而会在这方面浪费大量的精力。所以说,仿制药开发阶段则倾向于寻找具有体内预测力的溶出方法更为合理。但由于目前尚未放开预BE,所以这个研究思路目前尚无法全面执行,但我们可以打擦边球,那就是先对上4条曲线,然后BE备案,部分入组(6~12例)后开展BE,当作预BE,如果等效,则继续入组剩余患者完成BE,不等效则终止BE,然后对处方工艺进行调整,这时可以根据这部分人的数据建立体内外相关性,进而开发具有体内预测力的溶出方法。不知这种模式是否被认可?



个人感觉实行了BE备案,完全可以采用预BE的方案,但关键是为了减少预BE失败的风险,企业也会先去拟合4条溶出曲线~总感觉都在讨论BE才是最终目的,不能唯4条溶出拟合是论,大家都知道这个道理~但为了减少BE的风险,增加信心,首先去拟合休外溶出也不是没有道理啊~看完这些讨论,只说道理,好像不提可行建议,不能强行体外4条溶出拟合,但大家都知道啊,感觉也没人去强行一定要体外溶出拟合,体内才等效啊~预BE可能是比较合适,还请高人指点~为了进一步减少预BE的风险,可不可以将狗的药动实验介入呢?


2016-06-21 17:54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 投票 1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节后焦虑、不想上班?一招帮你找回工作状态!
premaxines
premaxines
常驻站友

  • 4
    积分
  • 18
    得票
  • 153
    丁当
  • +1 积分
  • 74楼

对于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恐怖并不是考虑是否BE和溶出有多大的相关性,而是如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研究,尽早提交申报资料。作为一致性评价产品,企业对产品之前做过的BE多少都有些了解,真实情况如何,是否有修改数据,对BE结果有多少把握,这些都应该比新研的品种更加有掌控力。如果之前的BE结果符合要求,后面无非在溶出上下点功夫,如何通过BE备案(BE备案表的东西真是不好填,很多地方缺少详细的注解,不知如何去理解,尤其是各国药典标准比较,还要包含制剂相关的剂型等等)。当然如果之前的BE中已经存在很多问题,那只好进行处方的再研究,无论是BE,还是申报,溶出曲线的一致都是当前比较好的判断方法。

2016-08-15 10:50
  • 投票 1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男科】海绵体断裂

关闭提示

需要2个丁当

丁香园旗下网站

  • 丁香园
  • 用药助手
  • 丁香通
  • 文献求助
  • 丁香人才
  • 丁香医生
  • 丁香导航
  • 丁香会议
  • 手机丁香园
  • 医药数据库

关于丁香园

  • 关于我们
  • 丁香园标志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加盟丁香园
  • 版权声明
  • 资格证书

官方链接

  • 丁香志
  • 丁香园新浪微博
引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