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首页
  • 我的丁香客
  • 找人
    查找好友
  • 更多
    丁香园
    丁香通
    丁香人才
    丁香会议
    丁香搜索
    丁香医生
    丁香无线
    丁香导航
    丁当铺
    文献求助
    医药数据库
    丁香诊所
    来问医生
登录 注册

制剂技术

关注今日:3 | 主题:448183
论坛首页  >  制剂技术讨论版   >  QbD|DOE
  • 发帖
    每发1个新帖
    可以获得0.5个丁当奖励
  • 回帖

分享到:

  • 微信

    微信扫一扫

  • 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建立具有区分力的溶出方法实验设计讨论

  • 只看楼主
  • 页码直达:
  • 直达末页
楼主 bokexiqi
bokexiqi
铁杆站友

  • 16
    积分
  • 280
    得票
  • 308
    丁当
  • 1楼
这个帖子发布于4年零100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在选择具有区分力的溶出方法过程中,总会遇到以下问题:如果将所有可能的溶出条件组合都做一遍,工作量会非常大,从较弱的溶出条件开始,逐步增加溶出强度(增加转速,增加离子强度,逐步梯度增加介质的溶解度等)的方法对于减少实验次数也没有太好的效果。一直思考能否通过实验设计,兼顾区分力和均一性,快速选择具有区分力和良好均一性的溶出方法,为此设计了如下DOE方案,不期待一步找到最佳溶出方法,希望为建立溶出方法提供方向性的建议。为此尝试用JMP定制设计一个12次实验的方案,具体设计见附件。

疑问:1)该方案可行吗?

         2)存在哪些问题或不足?

         3)“响应”的“匹配目标值”区间是不是过于狭窄了?

恳请同行讨论是否具有可行性,对方案的不足之处提出宝贵意见。



  • 建立具有区分力的溶出方法实验设计.docx(69.73k)
  • 邀请讨论
  •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换一换
2017-01-13 19:19 浏览 : 4120 回复 : 4
  • 投票
  • 收藏 14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2021主治整形外科中级考试回忆集结
shitou0307
shitou0307
其他-研发

丁香园版主

  • 158
    积分
  • 5832
    得票
  • 3831
    丁当
  • 2楼

附件看不了。。。。。

总体上来说,这个话题你要注意一个问题,因为你想优化的是一个方法,那么你首先要确认一些指标,来量化该方法的优劣

然而,如果你的项目还处于开始的阶段,你如何确定可靠的指标?因为你的处方和工艺还处于开发阶段

在我看来,方法是伴随着处方和工艺开发一起相互确认的过程,很难,单独列出来优化

2017-01-15 16:20
  • 投票 3
  • 收藏 1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看乡镇医院如何留住人
rathead
rathead
铁杆站友

  • 62
    积分
  • 1121
    得票
  • 1217
    丁当
  • +1 积分
  • 3楼

溶出的不同条件(如pH值、转速、表面活性剂浓度)之间的协调作用,要远弱于处方开发中不同辅料之间的协调作用,故个人意见是没必要采用DOE。

筛选条件时,根据机理,有的放矢。

转数主要与药物在溶出杯中的堆积状态有关。如果药物崩解后在溶出杯内分散的很好,仅由于药物在介质中溶解度的原因,导致溶出慢,那么加大转数没太大意见,更多的需要去考虑溶出介质。

如果API的溶解度是pH值依赖型的,可以根据API的溶解度-pH曲线考虑合适的pH值。

如果API是非pH依赖型的,那主要是考虑增加表面活性剂。

无论是转速或表面活性剂浓度筛选,不建议从最弱逐渐升高,太麻烦。个人建议可以根据初始的溶出情况,采用“两头放大,中间截取”的方式,这样可以提高效率。

比如筛选表面活性剂浓度时,如果不加表面活性及,溶出度很低,可以直接上0.5%的SDS。

(1)如果0.5%浓度下溶出太快,再中间截取0.25%,再根据试验情况,酌情增加或降低。

(2)如果0.5%浓度还是太慢,那就再上1%,合适了再去中间截取。0.5%浓度以下的,就没必要再去阶梯式考察了。

2017-01-16 11:41
  • 投票 4
  • 收藏 7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考博成绩结果不错,
公羊羽先生
公羊羽先生
普外科
铁杆站友

  • 22
    积分
  • 655
    得票
  • 412
    丁当
  • 4楼

我觉得在进行DOE实验时应该首先明确拟定实验所要达到的目标(通过一系列实验想得到什么样的曲线),就区分力溶出方法而言是伴随着自研制剂的开展过程中逐步确定的。

2017-01-16 11:55
  • 投票 1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大家是否觉得今年英语分数有点偏高 感觉通胀了。

关闭提示

需要2个丁当

丁香园旗下网站

  • 丁香园
  • 用药助手
  • 丁香通
  • 文献求助
  • 丁香人才
  • 丁香医生
  • 丁香导航
  • 丁香会议
  • 手机丁香园
  • 医药数据库

关于丁香园

  • 关于我们
  • 丁香园标志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加盟丁香园
  • 版权声明
  • 资格证书

官方链接

  • 丁香志
  • 丁香园新浪微博
引用回复